肋间神经痛 -
【概述】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
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较早的报道见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一般采用针刺,亦有主张应用电针、穴位注射、拔罐等法。有人以磁针刺激耳穴,也收到了较好的止痛效果[2]。在取穴上,近年来有简化趋势,往往独取一穴,却能获得满意疗效[3,4],颇值得探讨。目前,针灸对肋间神经痛的平均有效率在90%左右。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蠡沟。
2.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双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每日l~2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无效:疼痛不明显。
共治疗131例。108例中,痊愈75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3.3%。其中,单用照海一穴治疗50例,愈显率达80%;单用丘墟治疗44例。愈显率达93.2%[1,3,4]。
(二) 皮肤针
1. 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背部循行线。
配穴:病变区肋间隙、胆经胁部循行段。
2. 治法
行常规消毒后,由华佗夹脊穴颈7至颈8,膀胱经大杼至关元俞,反覆以中等强度手法叩刺5遍,用闪火法拔排罐10分钟。然后令患者侧卧,使患部朝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胆经胁胁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区上下各一肋间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强度手法。叩毕,在疼痛最明显区域拔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
共以上法治疗30例,结果痊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5]。
(三)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内关、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2.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钟~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3.疗效
以上法共治疗46例,临床治愈(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34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力时有轻微疼痛)8例,无效(治疗二个疗程,症状未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91.3%[6]。
(四) 电针
1.取穴
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墟。
2.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通电5分钟~2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共治76例,临床治愈6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无效病例,其总有效率为100%[7]。
(五) 其他措施
1.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应重视病因的治疗。
2.本病如单用针灸疗效不佳,可配合理疗,或封闭疗法。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王××,女,35岁,技术员。1989年10月2日初诊。
主诉:左脚痛7年,加剧1天。
病史:7年前哺乳时发觉左胸疼痛,逐渐加重,某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软组织损伤”,经服药、封闭、理疗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疼痛减轻,此后左胸经常有剧痛出现,尤其感冒后,胸痛剧烈,服止痛药、封闭等法可缓解疼痛约半个月左右,平时多为隐痛,有时极轻或不痛。昨日疼痛复又加剧,其疼难忍,左上肢不敢活动,动则痛更甚,通宵未能入睡,特来求治。
检查:一般情况尚好,痛苦病容,精神萎靡,胸部左右对称,无红肿,左前胸有压痛,以2~4胸间区域压痛明显。舌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肋间神经痛。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胸部疼痛区相关经皮部,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胸段皮部,左前臂三阴经皮部,左膝以下三阴经皮部。
治法:用经络皮部治疗仪在上述经脉皮部区滚动,用力由轻到重,刺激参数为高幅高频率。治疗时间为20分钟。经上法治疗后,病者剧烈的胸痛完全消失,状如常人,痛处能扪能压,呼吸自如。每日1次。
上法连作3次后精神、睡眠、二便均好。经3个月追踪观察,疗效巩固,痛未再发。
(李伯宁医案)
参考资料:http://www.pharmnet.com.cn/tcm/zjdq/jzzj/100131.html
http://tag.ifeng.com/?tagID=448 ***************** http://hunan.voc.com.cn/Special/s15.html
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2009年3月14日星期六
Antibiotics
◎ 哪些抗生素會引起偽膜性結腸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
--- Ampicillin(PN)、Clindamycin
◎ 由肝臟(膽道)排泄,而不會造成腎衰竭病患負擔的抗生素有哪些:
--- Nafcillin、【Oxacillin、Dicloxacillin、Cloxacillin為肝腎聯合排泄】
Ceftriaxone(第三代cef-)、第四代全部Cef-(Cefepime、Cefpirome、Cefclidin)
Ceftriaxone(第三代cef-)、第四代全部Cef-(Cefepime、Cefpirome、Cefclidin)
Doxycycline(TCs)、Chloramphenicol、Clindamycin、
Erythromycin、Azithromycin、Methenamine、
Erythromycin、Azithromycin、Methenamine、
Sparfloxacin(第三群Fluoroquinolones,為肝腎各半聯合排泄)、
第四群全部的Fluoroquinolones(Moxifloxacin、Trovafloxcin)、
RIF、Ethionamide
◎ 哪些抗生素會和二價陽離子結合而影響其吸收及藥效?
--- TC類全部(除Doxycycline和Minocycline外)
--- TC類全部(除Doxycycline和Minocycline外)
Sparfloxacine(第三群Fluoroquinolones)
◎ 會誘導肝臟細胞色素P-450的抗生素:
--- RIF、Carbamazepine、Phenytoin、Barbiturates
◎ 會抑制肝臟細胞色素P-450的抗生素:
--- Macrolides
◎ 哪些藥會競爭Vit B6(Pyridoxine)造成周邊神經炎(Peripheral neuropathy) ?
--- Isoniazid(INH)、Ethionamide、Cycloserine(DCS)
◎ 哪些藥會有尿液、汗液、唾液、淚液變成紅色的無害副作用?
--- Rifampin、Ributine、Rifapentine
◎ 哪些藥會讓服藥者出現皮膚變成紅棕色的副作用?
--- Clofazimine(因為Clofazimine是一種Phnazine類的色素)
※ 特殊藥物治療及搭配治療 ※
◎ 哪些抗生素可用來治療岡地弓漿蟲病(Toxoplasma gondi) ?
--- Clindamycin + Pyrimethamin
◎ 哪些抗生素可用來治療急性弓漿蟲症(Acute toxoplasmosis) ?
--- Sulfadiazine(in CSF)+Pyrimethamin(抗原蟲藥,Inhibit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 哪些抗生素可用來治療卡氏肺囊蟲病(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 Clindamycin + primaquine、Co-trimoxazole(Baktar)
◎ 治療淋病(Gonorrhea)和陰道滴蟲的第一線用藥?
--- Spectinomycin
◎ 何者可用以治療鼠疫(plague)和當作TB的第一線用藥?
--- Streptomycin + TC
◎ 何者可用來Enterococcal endocardites?
--- PN + Streptomycin
◎ 治療傷寒最佳的抗生素?
--- Chloramphenicol
◎ 用於治療惡性瘧疾(Malaria)的抗生素?
--- Dapsone(DDS)與pyrimethamine併用時具有協同作用,可治惡性瘧疾。
--- Sulfadoxine + pyrimethamine 此類因副作用大,故為治療瘧疾的第二線用藥。
◎ 何種藥物可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成活性藥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和腸發炎?
--- Sulfasalazine → Sulfapyridine + 5-aminosalicyclate
※ 合併用藥 ※
◎ Clavulanic acid + amoxicillin(Augmentin)
◎ Clavulanic acid + ticarcillin(Timentin)
◎ Zazobactam + piperacillin(Zosyn)
◎ Ointment:Neomycin + Polymyxin + Bacitracin
◎ Primaxin:Carbapenems(Imipenem)+ Cilastatine
◎ Co-trimoxazole(Baktar):Trimethoprim + Sulfamethoxazole
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一种以广泛的肌肉骨骼疼痛为主证的非关节性风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FMS发病占总人口的2%,发生于所有年龄、种族群体和文化背景[1]。临床以广泛的肌肉骨骼疼痛为主,还可能伴有晨僵、疲劳、睡眠障碍、自觉肢端肿胀、麻木、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头痛及尿频尿急等症状。中医治疗FMS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笔者现将近年来有关FMS的中医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F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丧失恢复性睡眠、神经生化异常、交感神经系统失控、局部组织因素、机体创伤、病毒感染和精神因素等有关。FMS属中医学痹证中周痹、肌痹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风、寒、湿邪合而致病是痹证形成的机制。然《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笔者认为本虚乃是发病之根源。因此,FMS是一个既有外因——风、寒、湿邪,又有内因——脏腑亏虚、正气不足、阴阳失调[2],是内外因素合而为病。
2 治疗 西医治疗FMS包括2个方面:首先是心理治疗,即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减轻其精神负担,解除其焦虑、抑郁症状;其次是药物治疗,主要应用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经循证医学验证,阿米替林是理想药物[3],但存在副作用多[4,5]、长期疗效不理想[6]等缺点。此外,体育锻炼、按摩对FMS是有益的[7]。中医从整体观念入手,辨证施治,以除湿通络、调肝理气养血、交通心肾等为治则,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2.1 针灸治疗
2.1.1 辨证取穴 王维祥等[2]辨证取穴(气血亏虚型取脾俞、胃俞、足三里、解溪、曲池、合谷;心肾不足型取关元、肾俞、太溪、心俞、神门;气滞血瘀型取膈俞、委中、血海、合谷、三阴交;风寒阻络型取曲池、外关、风门、腰阳关、关元;肝郁脾虚型取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足三里、太冲)治疗FMS 42例,并与针刺相关压痛点治疗37例及阿米替林治疗39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78.38%,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辨证取穴法优于刺激压痛点的针刺疗法及阿米替林的药物疗法(P<0.05)。李俊等[5]采用针刺(取穴:压痛点配合辨证取穴,气血亏虚取脾俞、足三里、太冲;肾虚取关元、肾俞、心俞、太溪;气滞血瘀取血海、委中、三阴交、合谷、膈俞;风寒阻络取曲池、外关、关元、风门、腰阳关)加电脑中频治疗FMS 23例,并与阿米替林治疗23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95.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口干5例,咽痛3例,便秘5例,治疗组出现晕针反应1例。针刺加电脑中频综合治疗FMS与口服阿米替林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王寿彭等[8]辨证取穴(根据精神神经方面表现分4型:心血亏损型属心经、心包经、小肠经;阴虚火旺型属肾经、膀胱经、任脉;脾胃不和型属脾经、胃经、三焦经、大肠经;肝胆火旺型归肝经、胆经、肺经。均取井穴和输穴)为主加阿是穴、阳陵泉治疗FMS 28例,并与阿米替林治疗28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1.2 以背部腧穴为主 郭莹等[9]采用背部透穴法治疗FMS 19例,取督脉、膀胱经第1、2侧线由上而下分段刺入,对照组19例予阿米替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张友贵[6]针刺肝俞、脾俞、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阿是穴治疗FMS 34例,并与阿米替林治疗30例对照观察。1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2%,对照组有效率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有效率67.6%,对照组有效率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辨证针刺的远期疗效较西药稳定。管汴生等[10]针罐结合治疗FMS 28例,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1、2侧线及华佗夹脊穴,分组沿皮透刺,每日1次,隔日在针刺部位走罐。结果:总有效率89.3%。姚庆萍等[11]以调督通脉法针刺治疗FMS 30例。取穴:腰俞、腰阳关及对应夹脊穴、命门及对应夹脊穴、至阳及对应夹脊穴、大椎及对应夹脊穴、百会、神庭、气海、关元、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冲、曲池、内关、合谷。肝郁脾虚配肝俞、脾俞;寒湿阻络配外关、丰隆;气滞血瘀配膈俞、委中、血海、次骨羽人彡;气血亏虚取脾俞、胃俞;心肾不足取肾俞、心俞、神门、太溪。对照组30例予阿米替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中药治疗
2.2.1 从肝论治 以疏肝解郁为主治疗FMS的方法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丁和义[12]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FMS 22例。结果:总有效率95.4%。陈东亮[13]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FMS 27例。结果:总有效率81.15%。杨同广等[14]用丹栀逍遥散加香附治疗FMS 33例,并与阿米替林合芬必得治疗17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傅红卫等[4]采用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的中药(柴胡、酸枣仁、郁金、白芍药、远志、茯神、虎杖、石菖蒲、龙齿、牡蛎、刘寄奴)治疗FMS 21例,并与阿米替林治疗21例对照观察。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38.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说明疏肝解郁活血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证是有效的、可行的。
2.2.2 祛风湿、镇痛 侯美玲等[15]从抗炎镇痛、免疫抑制及镇静的思路出发,采用正清风痛宁(青风藤提取物)治疗FMS 23例。结果:总有效率86.9%。郑春雷[16]采用祛风散寒、补肾养血活血的独仙子汤(独活、威灵仙、制马钱子、竹茹、松节、防风、续断、骨碎补、桂枝、白芍药、炮穿山甲、地龙、全蝎、当归、乌梢蛇)治疗FMS 96例。结果:总有效率91.7%。
2.3 针药结合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疗法的多样性和互补效果。赵清燕[17]用针灸配合越鞠汤加减治疗FMS 15例。取穴:肝俞、脾俞、血海、内关、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药物组成:制香附、川芎、栀子、神曲、川楝子、延胡索、丹参、炒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白芍药、炙甘草等。结果:总有效率93.33%。戴京璋等[18]针刺肝、胃、心经穴位及背俞穴为主配合纤维肌痛合剂(黄芪、当归、柴胡、桑枝、合欢皮、鸡血藤、郁金、茯苓等)治疗FMS 197例。结果:总有效率67.5%。
2.4 其他疗法 史灵芝等[19]运用八针透刺法沟通表里经、调整相邻经脉治疗FMS 40例。取穴:昆仑透太溪、合谷透鱼际、太阳透丝竹空、阳陵泉透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内关透外关、鱼腰透阳白、风池透风府。结果:总有效率95%。贾仰春等[20]采用隔姜灸压痛点合逍遥散加减治疗FMS 30例。结果:总有效率90%。曹景泉等[21]用背部夹脊穴走罐法治疗FMS 28例,并与抗抑郁药赛乐特治疗28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2.1%,对照组显效率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常度等[22]采用针、罐、药结合治疗fms>0.05)。马勇等[25]采用针推综合疗法治疗FMS 32例。方法:针刺局部或循经取穴,以疼痛之势确定穴数,然后加以手法推拿,先用一指禅法放松局部,再用较重的手法找到痛点、结节、条索进行按压、弹拨,最后涂润滑油用擦法以透热。对照组12例予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韦嵩等[26]用蛇毒注射液合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FMS 50例。取穴:肩井、天宗、肩骨禺、肾俞、腰阳关、秩边、手三里、曲池、委中、阴陵泉、三阴交等。每次取穴2~4个,每周治疗5次。对照组44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6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结语 在现代医学中,F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实验室检查虽有5-羟色胺下降及一些下丘脑—垂体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产生减少等异常,但还没有一项可用于常规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也不能作为FMS的诊断依据。故使许多医生不能理解FMS患者的痛苦,同时亦影响了医师对FMS治疗的重视程度。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FMS在国内的就诊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具有一定疗效,但其口干、咽痛、便秘、嗜睡、视物模糊等副作用不容忽视。中医学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上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显示了中医的独特优势,展示了中医治疗FMS的广阔前景。但我们同时看到,以上各临床报道中能够做到诊断标准明确、纳入排除标准清晰、疗效评价客观量化的文献还很少见,有些报道还未设对照组,这样就影响了治疗方法的国际认可度和推广度,并且治疗方法也较单一。我们应深入探讨FMS的病因病机,从治则上内外因兼顾,疗法上中药、针灸等有机结合。
(本文由朱钰宝指导完成)
1 病因病机 F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丧失恢复性睡眠、神经生化异常、交感神经系统失控、局部组织因素、机体创伤、病毒感染和精神因素等有关。FMS属中医学痹证中周痹、肌痹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风、寒、湿邪合而致病是痹证形成的机制。然《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笔者认为本虚乃是发病之根源。因此,FMS是一个既有外因——风、寒、湿邪,又有内因——脏腑亏虚、正气不足、阴阳失调[2],是内外因素合而为病。
2 治疗 西医治疗FMS包括2个方面:首先是心理治疗,即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减轻其精神负担,解除其焦虑、抑郁症状;其次是药物治疗,主要应用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经循证医学验证,阿米替林是理想药物[3],但存在副作用多[4,5]、长期疗效不理想[6]等缺点。此外,体育锻炼、按摩对FMS是有益的[7]。中医从整体观念入手,辨证施治,以除湿通络、调肝理气养血、交通心肾等为治则,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2.1 针灸治疗
2.1.1 辨证取穴 王维祥等[2]辨证取穴(气血亏虚型取脾俞、胃俞、足三里、解溪、曲池、合谷;心肾不足型取关元、肾俞、太溪、心俞、神门;气滞血瘀型取膈俞、委中、血海、合谷、三阴交;风寒阻络型取曲池、外关、风门、腰阳关、关元;肝郁脾虚型取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足三里、太冲)治疗FMS 42例,并与针刺相关压痛点治疗37例及阿米替林治疗39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78.38%,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辨证取穴法优于刺激压痛点的针刺疗法及阿米替林的药物疗法(P<0.05)。李俊等[5]采用针刺(取穴:压痛点配合辨证取穴,气血亏虚取脾俞、足三里、太冲;肾虚取关元、肾俞、心俞、太溪;气滞血瘀取血海、委中、三阴交、合谷、膈俞;风寒阻络取曲池、外关、关元、风门、腰阳关)加电脑中频治疗FMS 23例,并与阿米替林治疗23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95.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口干5例,咽痛3例,便秘5例,治疗组出现晕针反应1例。针刺加电脑中频综合治疗FMS与口服阿米替林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王寿彭等[8]辨证取穴(根据精神神经方面表现分4型:心血亏损型属心经、心包经、小肠经;阴虚火旺型属肾经、膀胱经、任脉;脾胃不和型属脾经、胃经、三焦经、大肠经;肝胆火旺型归肝经、胆经、肺经。均取井穴和输穴)为主加阿是穴、阳陵泉治疗FMS 28例,并与阿米替林治疗28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1.2 以背部腧穴为主 郭莹等[9]采用背部透穴法治疗FMS 19例,取督脉、膀胱经第1、2侧线由上而下分段刺入,对照组19例予阿米替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张友贵[6]针刺肝俞、脾俞、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阿是穴治疗FMS 34例,并与阿米替林治疗30例对照观察。1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2%,对照组有效率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有效率67.6%,对照组有效率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辨证针刺的远期疗效较西药稳定。管汴生等[10]针罐结合治疗FMS 28例,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1、2侧线及华佗夹脊穴,分组沿皮透刺,每日1次,隔日在针刺部位走罐。结果:总有效率89.3%。姚庆萍等[11]以调督通脉法针刺治疗FMS 30例。取穴:腰俞、腰阳关及对应夹脊穴、命门及对应夹脊穴、至阳及对应夹脊穴、大椎及对应夹脊穴、百会、神庭、气海、关元、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冲、曲池、内关、合谷。肝郁脾虚配肝俞、脾俞;寒湿阻络配外关、丰隆;气滞血瘀配膈俞、委中、血海、次骨羽人彡;气血亏虚取脾俞、胃俞;心肾不足取肾俞、心俞、神门、太溪。对照组30例予阿米替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中药治疗
2.2.1 从肝论治 以疏肝解郁为主治疗FMS的方法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丁和义[12]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FMS 22例。结果:总有效率95.4%。陈东亮[13]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FMS 27例。结果:总有效率81.15%。杨同广等[14]用丹栀逍遥散加香附治疗FMS 33例,并与阿米替林合芬必得治疗17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傅红卫等[4]采用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的中药(柴胡、酸枣仁、郁金、白芍药、远志、茯神、虎杖、石菖蒲、龙齿、牡蛎、刘寄奴)治疗FMS 21例,并与阿米替林治疗21例对照观察。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38.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说明疏肝解郁活血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证是有效的、可行的。
2.2.2 祛风湿、镇痛 侯美玲等[15]从抗炎镇痛、免疫抑制及镇静的思路出发,采用正清风痛宁(青风藤提取物)治疗FMS 23例。结果:总有效率86.9%。郑春雷[16]采用祛风散寒、补肾养血活血的独仙子汤(独活、威灵仙、制马钱子、竹茹、松节、防风、续断、骨碎补、桂枝、白芍药、炮穿山甲、地龙、全蝎、当归、乌梢蛇)治疗FMS 96例。结果:总有效率91.7%。
2.3 针药结合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疗法的多样性和互补效果。赵清燕[17]用针灸配合越鞠汤加减治疗FMS 15例。取穴:肝俞、脾俞、血海、内关、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药物组成:制香附、川芎、栀子、神曲、川楝子、延胡索、丹参、炒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白芍药、炙甘草等。结果:总有效率93.33%。戴京璋等[18]针刺肝、胃、心经穴位及背俞穴为主配合纤维肌痛合剂(黄芪、当归、柴胡、桑枝、合欢皮、鸡血藤、郁金、茯苓等)治疗FMS 197例。结果:总有效率67.5%。
2.4 其他疗法 史灵芝等[19]运用八针透刺法沟通表里经、调整相邻经脉治疗FMS 40例。取穴:昆仑透太溪、合谷透鱼际、太阳透丝竹空、阳陵泉透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内关透外关、鱼腰透阳白、风池透风府。结果:总有效率95%。贾仰春等[20]采用隔姜灸压痛点合逍遥散加减治疗FMS 30例。结果:总有效率90%。曹景泉等[21]用背部夹脊穴走罐法治疗FMS 28例,并与抗抑郁药赛乐特治疗28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2.1%,对照组显效率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常度等[22]采用针、罐、药结合治疗fms>0.05)。马勇等[25]采用针推综合疗法治疗FMS 32例。方法:针刺局部或循经取穴,以疼痛之势确定穴数,然后加以手法推拿,先用一指禅法放松局部,再用较重的手法找到痛点、结节、条索进行按压、弹拨,最后涂润滑油用擦法以透热。对照组12例予单纯针刺治疗,取穴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韦嵩等[26]用蛇毒注射液合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FMS 50例。取穴:肩井、天宗、肩骨禺、肾俞、腰阳关、秩边、手三里、曲池、委中、阴陵泉、三阴交等。每次取穴2~4个,每周治疗5次。对照组44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6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结语 在现代医学中,F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实验室检查虽有5-羟色胺下降及一些下丘脑—垂体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产生减少等异常,但还没有一项可用于常规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也不能作为FMS的诊断依据。故使许多医生不能理解FMS患者的痛苦,同时亦影响了医师对FMS治疗的重视程度。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FMS在国内的就诊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具有一定疗效,但其口干、咽痛、便秘、嗜睡、视物模糊等副作用不容忽视。中医学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上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显示了中医的独特优势,展示了中医治疗FMS的广阔前景。但我们同时看到,以上各临床报道中能够做到诊断标准明确、纳入排除标准清晰、疗效评价客观量化的文献还很少见,有些报道还未设对照组,这样就影响了治疗方法的国际认可度和推广度,并且治疗方法也较单一。我们应深入探讨FMS的病因病机,从治则上内外因兼顾,疗法上中药、针灸等有机结合。
(本文由朱钰宝指导完成)
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龟苓膏的作用
龟苓膏的作用 | ||||
| | ||||
| ||||
订阅:
评论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