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883例的总结
中国中医研究院 程昭寰教授 研究生 高凡珠、向正红
血管性头痛是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为主要特点的综合症,其中以典型性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丛集性偏头痛为常见。我们运用中医药治疗1883例,男性753例,女性1130例,发病年龄在16岁至55岁之间,病程2年----36年不等,诱发因素多与过劳、受寒、失眠饮酒、情绪紧张及经前期综合徵有关。疼痛多呈现胀痛、跳痛、抽挚样阵痛,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其中一侧颞额、枕及眼眶痛1055例,占56、3%;全头痛584例,占34%。两侧交替疼痛244例,占12、7%;每20天为一疗程,最短一个疗程,最长三个疗程。其中一个疗程痊愈者816例,占痊愈病例得60.17%;二个疗程痊愈者186例,占痊愈病例的13、7%;三个疗程痊愈者354例,占26、1%,痊愈与疗程无必然联系,一般病程长用药时间稍长,但也有特殊病人例外。再1883例患者中经治痊愈者为1356例,占72、01%;显效282例,占15%;有效170例,占9%;无效例,占3、9%,总有效率为96、1%。现举数例,说明如下:
例1:卫生部工会副主席王××,男,52岁,右侧偏头痛33年,每在天气变化,饮酒或情绪激动时加剧,疼痛呈抽挚样跳动,每日阵发,但终日不止,发展到每疼痛服去疼片,每日服5-6次,每次一粒,疼痛时伴有心烦、口渴,晚上睡眠不实,经程教授用配制的中药治疗一个疗程后,即告痊愈,不再服去痛片,现一年未犯。
例2:夏××,女,49岁,江西九江市人,双侧太阳穴抽挚样疼痛已25年,每于月经期发作,每月发作1-2次,每次约五天,痛甚时伴有恶心、吐清水,口苦心烦头晕,纳谷不香,经程中药一个疗程即告痛止,后巩固一个疗程即不复发。
例3:雷××,女,29岁,湖北宜昌市 5112工程护士,患偏头痛13年,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疼痛甚时伴面红,头皮麻木心烦,经友人介绍来京找程教授医治,前后经用中药三个疗程,而告痊愈,现已5年未犯。
例4:桂××,男,21岁,辽宁镜泊湖发电厂工程师。因外伤致右偏头痛3年,烦躁易怒,痛甚时有抽挚,服卡马西片、去痛片渴暂止痛,经用程教授配制的中药4付,头痛即止,头亦不晕,痛不再发,劝其将一个疗程药服完后已五年未发。
例5:吴××,女,40岁,哈尔滨电视台。患左偏头痛27年,疼痛发作时需撞墙,服止痛片,吃两粒稍缓解伴恶心呕吐,经前发作尤剧,经程教授用中药治疗三个疗程后,病情痊愈。
例6:申××,女,23岁,华旅医院职工家属,头痛3年,行经前发作,伴口干口苦,胸胁苦满,心烦,经用中药治疗一个疗程,病情稳定,二个疗程痊愈。
例7:李××,女,28岁,宅电:(022)26376059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护士,头痛发作性疼痛2年,痛甚时伴呕吐、视物不清,经程教授使用中药治疗30剂后即告痊愈。
例8:王××,男,45岁,办公电话:64678845,中日合资公司办公室主任。头痛10多年,疼痛呈渐进性加重,发作频率增加,头如裹,有重压感,每次发作12—13小时,每周发作1---2次,痛苦万分,经程教授中药治疗二个疗程后头痛消失,已痊愈。
例9:曲××,男,35岁,山东胜利油田,电话:(0546)8502834,头痛10余年,痛甚吐黄沫,右侧头痛甚,筋脉有抽紧感,连及后颈,经程教授用中药治疗两个疗程后,疼痛消失。
例10:黄××,女,38岁,首都师范大学,电话:68982085,头痛已15年,生小孩后随月经周期出现疼痛,每月1—2次,以右侧额为主,恶心呕吐、怕冷、怕光、怕声,经用程教授中药三个疗程即告痊愈。
例11:吴××,男,61岁,沈阳,电话:(024)2391226。
头痛反复发作20多年,近 2—3年加重,疼痛伴头重,用西药可暂缓解,稍而疼痛如 ,经程教授用中药三个疗程后,病已基本痊愈。
例12:白××,女,54岁,河北省邯郸市中国华野总医院。
右侧额连及耳侧疼痛9余年,后痛即胀,勿吹凉风,痛甚时心烦、睡眠不实,精神紧张时头痛加重,经程教授用中药治疗两个疗程后,疼痛消失。
例13:王××,男,38岁,辽宁市盘锦市大清县。
头痛5年,以左侧疼痛,有慢性前列腺炎和结肠炎病史,经程教授用中药治疗一个疗程后,疼痛明显消失,再一个疗程巩固。
例14:夏××,女,38岁,地址同上。
血管神经性头痛8年,痛甚时加重,串痛,伴恶心呕吐,有拘紧感,月经期加重,精神紧张和生气时加重,经程教授用中药治疗两个疗程,病告痊愈。
例15:韩 ××,女,40岁,河北张家口,电话:(0310)8020590。
左侧偏头痛,反复发作8年,多在月经期发作,痛甚时目不能睁,伴呕吐,一痛即2—3日卧床不起,经程教授用中药治疗三个疗程后,即告痊愈。
例16:周××,男,28岁,西安市,宅电:63022765。
头痛头皮发麻,10余年,以前额及头顶为甚,经用程教授中药二个疗程后告痊愈。
例17:宋××,男,70岁,家住共青城,电话:(0792)8228868。患头痛二十余年,经多方医治,无法好转,服3剂而痛止,同年12月15日复诊,再进10剂而痊愈,至今未复发。
例18:夏××,女,49岁,德安县人,女儿家住湖滨小区,电话:(0792)8216410。该患者患头痛10余年,遇天气变化而加剧。2000年11月18日,患者的女儿得知程教授来门诊坐诊,而前来诊治,服药10剂而痛减,再服10剂,其头痛止,2000年12月18日前来复诊,头痛基本痊愈,为巩固疗效,再服10剂而收攻。
诸如此病得疗效卓著,不胜枚举,仅举十多例以告知头痛患者。
金银房车何为贵 健康头脑值千金
中研脑病研究院
2001年10月
http://tag.ifeng.com/?tagID=448 ***************** http://hunan.voc.com.cn/Special/s15.html
2010年4月22日星期四
中医脑科学
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程昭寰教授
--------------------------------------------------------------------------------
国际中医脑科学院 加入时间: 2009-3-7 10 2009-3-7 10 :27:11 中国中医脑科学网 点击:771 相关信息
开拓中医脑科学的未来
——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际中医脑科学院院长,中医脑科学奠基人程昭寰教授
提起程昭寰教授,在中国国内中医界几乎是无人不晓.他不仅是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痛症协做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而且还是中医脑科学奠基人之一,以他领军主编的«实用中医脑病学»,«中医脑病现代研究进展»,«脑健康» 分获中国国内科技二,三等奖,完成了中医脑科学从基础到临床,从治疗到预防的奠基工作. 与此同时,他也参与了国家973 方剂 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并担任国家科技部 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应用研究, 课题组组长,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其研制脑康乐系列产品(脑毒清,脑络通,脑立舒,脑力宝,脑神健等胶囊)有的已获得专利,有的已获成果奖,在他从医近50年的医学生涯中,活人甚众.中国中医科学院两次为他颁发科研奖章.
就这么一位教授,现年65岁,做着跨出国门的梦,并且梦已成真.他现落户于北加州,并已成为加州针灸执照医师.他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 他要开始”第二次创业”.
寻梦万里,落户加州
程教授曾遍游世界,广为讲学,曾7次来美,3次赴英伦,日本,他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各国更是常来常往. 每次讲学虽然都有”一鸣惊人”的效果,但他发现: 在西方国家的主流社会中并没有认识到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他既感觉到不公道,也感觉到有责任让世界了解中医.于是有人说,这是一个漫长的梦想,他说: 我们的责任要让梦想成真.
他认为:中西医对生命的认识所以不同,是因为两种学科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因而研究的思虑和方法都不同.应该说西医思维和方法之长在于: 研究实体,重现分析,运用还原论的研究方法,确实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重分析,可见一隅,不见全体,到今天复杂的系统中则显示其局限和无能,而中医的自然观重现以”关系”为基础,运用”整体观”方法,把系统作为整体来研究,从而可以避免”还原论”方法的局限性. 随着复杂系统科学的建立和完善,中西医疏通同归之日指日可待.因而从研究思维,方法奠定了他必胜的信心.
那是2006年5月,日本东京汉方学会会长小高修司教授邀请他第三次东渡讲述脑科学的核心理论---“三损脑络理论”,这一理论是他首创的理论,强调了”毒””痰””瘀”对脑络的病理影响,进而揭示其治疗规律,用大量的十分难治的病案如脑梗塞,老年性痴呆,脑外伤后遗症等案例,并且在会上播放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台中华医药栏目对程教授所治实例的多次采访,理论和创新和实践疗效的揭示,震动日本汉方医药界,致使日本西医界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然而,日本对程教授并没有吸引力,他要来美国,寻找多学科领域-同研究中医的理论科学内涵.在这时,中国国内以何祚麻为首的人大肆攻击中医,说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只有10%精化,90%是糟粕,对此程教授十分愤慨,立即写出了《致何祚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旁征博引,笔锋犀利,直指何祚麻的主要错误论点进行了批次,得到了国际国内中医界通道的赞誉.
一个60多岁的人,英语又不好,来加州困难不可谓不大.不仅他举目无亲,人生地步熟,而且这里对中医的认知也受到限制.冷酷无情的现实是要审视这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的真正水平了.能过生存下去吗?天无绝人之路,正在十分困难之际,祖籍湖南来美二十余年的欧阳亚平先生,欧阳太太患失眠,(每晚只能睡3小时),二十余年,五更泻十余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4年,两老人住在公寓相依为命,因为低收入没有保险,既无钱治疗,也经常屡治无效,听朋友介绍,说有位程教授来湾区,它设法找到了程教授一诊,经程教授的三个月的精心医治,欧阳太太的失眠,五更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完全治好了.于是欧阳亚平先生与程教授变成了萍水相逢的莫逆之交,他和几位朋友积极协助程教授在加州及联邦政府创办了非营利性机构---国际中医脑科学院,为其继续寻梦奠定了基础,一年多来,他为湾区社区中心免费就失眠,头痛,忧郁症,脑肿瘤等讲座30多场,并深入到洛杉矶讲学 ,每次讲座或讲学都深受听众欢迎.他表示将继续寻求科研合作伙伴,谋求爱心人士的支持,决心为揭示中医脑科学理论的科学内涵而再接再厉.
瞩目未来 放眼国际
2008年十月十九日,在南加蒙特利公园市市政厅会议礼堂,灯光辉煌,高朋满座,由国际中医脑科学院与加州中医公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中医脑科学术研讨会隆重登场. 加州中医公会名誉会长陈炯时先生,在致开幕词说:”现代医学虽然在神经系统脑科疾病方面可以做出相当精细的诊断,但在治疗的有效手段方面却颇感力不从心.而中医针灸却可以在这方面取长补短,发挥我们的优势并高呼: “继往开来 ,攀登中医脑科学的高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的确,开拓中医脑科学是当代中医志士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运用脑科学理论可以治疗西医没法治疗的某些疾病;运用中医健脑理论他可以延长人的寿命,是抗老化医学的最解彰显的优势,在这次大会上,程教授不但是大会执行主席之一,而且就中医脑科学理论体系等小儿自闭症等难治疾病作了报告或书面讲座,大会将推动国际性的中医闹科学研究的高潮.
程教授对中医脑科学为什么这么虔诚和执着,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他. 他说: 首先是要有兴趣,有兴趣是源于中医药治病有效.你用微观的甚至现代西医理论说不清其所以然,但客观来说,中医自身能说清楚,而且有效,病治好了.小时候他随父亲程西亭学医,有二个病人都是几剂药就治好了.一个农村3岁的孩子,高烧得直抽筋,吐泻兼作,父亲用了一个”寒荡惊汤”,只有4味药,吃了两剂就好了,另一个二岁的小孩,患脑积水,用五苓散加减治疗仪个多月,病也好了.不可思议啊,你不信,这是事实. 后来他研究生毕业留中医研究院工作时,碰上一个病人,叫汤国治,是黑龙江省绥化铁路公安民警,在北京宣武医院急诊室观察,但是见昏迷好几天,高烧抽搐,诊为脑肿瘤,但治疗方案下不来,于是直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找程教授,程教授否认是脑肿瘤,辩证为邪毒内侵肝风妄动,痰火上炎,开了三付药,病好转很多,后又调治办个月,竟奇迹般的痊愈了(参见2005.10.12 北京晚报,人才周刊),前几年,天津塘沽区运输公司景秋来,因公司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中突然倒地,诊为”脑干出血”昏迷二十余天后找程教授治疗,用纯中药前后治疗两个月,不仅清醒过来,而且没有任何后遗症,起居如常.病友汤国治河景秋来现仍很健康,经常呼程教授为救命恩人. 这些事实使程教授对脑科学兴趣大增,于是进行深入研究,他与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院长闫孝诚等专家一道,编写了实用中医脑病学,他撰写了纲领性总论,约十万字,该书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称为”奠基之作”,获得国家三等奖.
当然,仅仅有兴趣还是不够的,更要有执着精神.例如:写了书并获了奖仅是一道光环,而科学的本质是要能指导实用.实用是理论的落实,实效是理论的灵魂,程教授在担任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应用研究的科技部课题组组长时,就创造性地运用时间医药与生物钟节律理论去消除运动性疲劳,创造了温阳激活颗粒和滋阴修养胶囊,不仅在国家跆拳道运动队,八一军体大队运动员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而且在许多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也有很好效果.这一成果的取得也完全是基于运用中医脑髓理论与生物钟节律理论结合来解决脑疲劳的有效实践,可以说,他圆梦于2008年的奥运会,中国的金牌第一,有他一份功劳.
程教授强调: 要使中医脑科学发扬光大,必须瞩目未来,放眼全球.他在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研究之后指出:”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科学技术是由形的,是”器”,是工具,文化是无形的,是道,是软件.无形胜有形,无形和有形相结合,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东方灵性和西方理性的对接是现代脑科学研究成功的必要之路.瞩目未来,就是要创新,他在研究自闭症的防治规律,强调从脑与心,肝,肾的关系去探求治法,有很好的苗头,正是发前人之所未发.放眼全球,就是要吸收当代最先进的学科成果去解释中医脑科学理论的内涵,这样,中西医学的趋同和互不就成为必然.
--------------------------------------------------------------------------------
国际中医脑科学院 加入时间: 2009-3-7 10 2009-3-7 10 :27:11 中国中医脑科学网 点击:771 相关信息
开拓中医脑科学的未来
——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际中医脑科学院院长,中医脑科学奠基人程昭寰教授
提起程昭寰教授,在中国国内中医界几乎是无人不晓.他不仅是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痛症协做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而且还是中医脑科学奠基人之一,以他领军主编的«实用中医脑病学»,«中医脑病现代研究进展»,«脑健康» 分获中国国内科技二,三等奖,完成了中医脑科学从基础到临床,从治疗到预防的奠基工作. 与此同时,他也参与了国家973 方剂 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并担任国家科技部 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应用研究, 课题组组长,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其研制脑康乐系列产品(脑毒清,脑络通,脑立舒,脑力宝,脑神健等胶囊)有的已获得专利,有的已获成果奖,在他从医近50年的医学生涯中,活人甚众.中国中医科学院两次为他颁发科研奖章.
就这么一位教授,现年65岁,做着跨出国门的梦,并且梦已成真.他现落户于北加州,并已成为加州针灸执照医师.他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 他要开始”第二次创业”.
寻梦万里,落户加州
程教授曾遍游世界,广为讲学,曾7次来美,3次赴英伦,日本,他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各国更是常来常往. 每次讲学虽然都有”一鸣惊人”的效果,但他发现: 在西方国家的主流社会中并没有认识到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他既感觉到不公道,也感觉到有责任让世界了解中医.于是有人说,这是一个漫长的梦想,他说: 我们的责任要让梦想成真.
他认为:中西医对生命的认识所以不同,是因为两种学科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因而研究的思虑和方法都不同.应该说西医思维和方法之长在于: 研究实体,重现分析,运用还原论的研究方法,确实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重分析,可见一隅,不见全体,到今天复杂的系统中则显示其局限和无能,而中医的自然观重现以”关系”为基础,运用”整体观”方法,把系统作为整体来研究,从而可以避免”还原论”方法的局限性. 随着复杂系统科学的建立和完善,中西医疏通同归之日指日可待.因而从研究思维,方法奠定了他必胜的信心.
那是2006年5月,日本东京汉方学会会长小高修司教授邀请他第三次东渡讲述脑科学的核心理论---“三损脑络理论”,这一理论是他首创的理论,强调了”毒””痰””瘀”对脑络的病理影响,进而揭示其治疗规律,用大量的十分难治的病案如脑梗塞,老年性痴呆,脑外伤后遗症等案例,并且在会上播放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台中华医药栏目对程教授所治实例的多次采访,理论和创新和实践疗效的揭示,震动日本汉方医药界,致使日本西医界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然而,日本对程教授并没有吸引力,他要来美国,寻找多学科领域-同研究中医的理论科学内涵.在这时,中国国内以何祚麻为首的人大肆攻击中医,说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只有10%精化,90%是糟粕,对此程教授十分愤慨,立即写出了《致何祚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旁征博引,笔锋犀利,直指何祚麻的主要错误论点进行了批次,得到了国际国内中医界通道的赞誉.
一个60多岁的人,英语又不好,来加州困难不可谓不大.不仅他举目无亲,人生地步熟,而且这里对中医的认知也受到限制.冷酷无情的现实是要审视这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的真正水平了.能过生存下去吗?天无绝人之路,正在十分困难之际,祖籍湖南来美二十余年的欧阳亚平先生,欧阳太太患失眠,(每晚只能睡3小时),二十余年,五更泻十余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4年,两老人住在公寓相依为命,因为低收入没有保险,既无钱治疗,也经常屡治无效,听朋友介绍,说有位程教授来湾区,它设法找到了程教授一诊,经程教授的三个月的精心医治,欧阳太太的失眠,五更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完全治好了.于是欧阳亚平先生与程教授变成了萍水相逢的莫逆之交,他和几位朋友积极协助程教授在加州及联邦政府创办了非营利性机构---国际中医脑科学院,为其继续寻梦奠定了基础,一年多来,他为湾区社区中心免费就失眠,头痛,忧郁症,脑肿瘤等讲座30多场,并深入到洛杉矶讲学 ,每次讲座或讲学都深受听众欢迎.他表示将继续寻求科研合作伙伴,谋求爱心人士的支持,决心为揭示中医脑科学理论的科学内涵而再接再厉.
瞩目未来 放眼国际
2008年十月十九日,在南加蒙特利公园市市政厅会议礼堂,灯光辉煌,高朋满座,由国际中医脑科学院与加州中医公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中医脑科学术研讨会隆重登场. 加州中医公会名誉会长陈炯时先生,在致开幕词说:”现代医学虽然在神经系统脑科疾病方面可以做出相当精细的诊断,但在治疗的有效手段方面却颇感力不从心.而中医针灸却可以在这方面取长补短,发挥我们的优势并高呼: “继往开来 ,攀登中医脑科学的高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的确,开拓中医脑科学是当代中医志士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运用脑科学理论可以治疗西医没法治疗的某些疾病;运用中医健脑理论他可以延长人的寿命,是抗老化医学的最解彰显的优势,在这次大会上,程教授不但是大会执行主席之一,而且就中医脑科学理论体系等小儿自闭症等难治疾病作了报告或书面讲座,大会将推动国际性的中医闹科学研究的高潮.
程教授对中医脑科学为什么这么虔诚和执着,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他. 他说: 首先是要有兴趣,有兴趣是源于中医药治病有效.你用微观的甚至现代西医理论说不清其所以然,但客观来说,中医自身能说清楚,而且有效,病治好了.小时候他随父亲程西亭学医,有二个病人都是几剂药就治好了.一个农村3岁的孩子,高烧得直抽筋,吐泻兼作,父亲用了一个”寒荡惊汤”,只有4味药,吃了两剂就好了,另一个二岁的小孩,患脑积水,用五苓散加减治疗仪个多月,病也好了.不可思议啊,你不信,这是事实. 后来他研究生毕业留中医研究院工作时,碰上一个病人,叫汤国治,是黑龙江省绥化铁路公安民警,在北京宣武医院急诊室观察,但是见昏迷好几天,高烧抽搐,诊为脑肿瘤,但治疗方案下不来,于是直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找程教授,程教授否认是脑肿瘤,辩证为邪毒内侵肝风妄动,痰火上炎,开了三付药,病好转很多,后又调治办个月,竟奇迹般的痊愈了(参见2005.10.12 北京晚报,人才周刊),前几年,天津塘沽区运输公司景秋来,因公司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中突然倒地,诊为”脑干出血”昏迷二十余天后找程教授治疗,用纯中药前后治疗两个月,不仅清醒过来,而且没有任何后遗症,起居如常.病友汤国治河景秋来现仍很健康,经常呼程教授为救命恩人. 这些事实使程教授对脑科学兴趣大增,于是进行深入研究,他与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院长闫孝诚等专家一道,编写了实用中医脑病学,他撰写了纲领性总论,约十万字,该书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称为”奠基之作”,获得国家三等奖.
当然,仅仅有兴趣还是不够的,更要有执着精神.例如:写了书并获了奖仅是一道光环,而科学的本质是要能指导实用.实用是理论的落实,实效是理论的灵魂,程教授在担任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应用研究的科技部课题组组长时,就创造性地运用时间医药与生物钟节律理论去消除运动性疲劳,创造了温阳激活颗粒和滋阴修养胶囊,不仅在国家跆拳道运动队,八一军体大队运动员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而且在许多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也有很好效果.这一成果的取得也完全是基于运用中医脑髓理论与生物钟节律理论结合来解决脑疲劳的有效实践,可以说,他圆梦于2008年的奥运会,中国的金牌第一,有他一份功劳.
程教授强调: 要使中医脑科学发扬光大,必须瞩目未来,放眼全球.他在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研究之后指出:”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科学技术是由形的,是”器”,是工具,文化是无形的,是道,是软件.无形胜有形,无形和有形相结合,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东方灵性和西方理性的对接是现代脑科学研究成功的必要之路.瞩目未来,就是要创新,他在研究自闭症的防治规律,强调从脑与心,肝,肾的关系去探求治法,有很好的苗头,正是发前人之所未发.放眼全球,就是要吸收当代最先进的学科成果去解释中医脑科学理论的内涵,这样,中西医学的趋同和互不就成为必然.
2010年4月16日星期五
緊急速解抽筋的方法
緊急速解抽筋的方法
.分類:生活妙方.居家風水2010/03/25 19:49
.
緊急速解抽筋的方法
.引發抽筋的原因很多,而導致抽筋之真正機轉目前尚無完全的定論。蔡效良指出,最新的研
究發現可能和脊椎的反射路徑有關,認為因為運動過度、電解質失衡或藥物等造成身體疲乏
,使得脊椎反射路徑出現問題而導致肌肉不正常收縮。
在生活中引發抽筋常見的因素包括:
1 電解質不平衡
2 運動過量
3 藥物(例如:高血壓的用藥如利尿劑等也可能引發抽筋)
4 中老年人血管問題也可能導致抽筋,尤其是下肢血管血液循環不佳時,靜脈曲張的患者
,有時還會在夜間發作。
5 脊椎管狹窄
什麼狀況下易抽筋?
運動來說,跑步、騎單車和游泳都是最容易發生抽筋的運動,尤其最近國內掀起單車熱,騎
士們更應注意防範抽筋。以騎單車為例,因為騎單車是腿部的等長運動,若距離突然加長很
多,或是速度過快、在陡坡時堅持騎上去,都可能引發抽筋。蔡效良說,很多騎士平時每天
騎車距離約50公里,但到了每年花東賽時,要一次騎足180公里,很容易因肌肉過度疲乏
而發生抽筋。
這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跑步和游泳時,如果跑步或游泳的距離突然拉長很多,也會發生抽
筋。此外,天氣熱時運動大量流汗,水分補充不足或是未補充電解質也可能發生抽筋;以游
泳來說,若缺乏暖身下水太快,因為溫度的快速改變,也會造成抽筋。通常當身體的體溫和
外界的溫度相差攝氏7度以上,而且突然接觸時,就會發生抽筋。
發生抽筋自解法:
1 發生抽筋時,第一步驟就是馬上停止活動,如繼續運動將會使肌肉造成嚴重損傷。
2 局部冰敷、按摩也可能緩解抽筋。
3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採用電解質片或喝運動飲料都可以緩解抽筋。
4 伸展運動:依照抽筋部位不同,緩解的方法也不同,但原則上都是朝收縮肌肉的相反方
向伸展。
以下是常見7大抽筋好發部位的緩解方法
<小腿抽筋>:
大部分發生在腓腸肌的部位,這時可以用手頂住膝關節,另一手用力拉腳,使腓腸肌盡量
伸直,然後按摩至復原為止。
<大腿前面(股四頭肌)抽筋>:
輕輕用手抓住腳踝,將小腿往後彎曲,使大腿前面抽筋拉直。其實改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蹲下,腳掌著地,像練蛤蟆功一樣,但記住當要站立時,頭要下鉤,弓呈貓背,慢慢站起
來。
<大腿後面抽筋>:
盡量將腿往臉部靠近,如身體住下彎但保持膝關節伸直,使大腿後側能以伸展。
<手指抽筋>:
用力握拳,再迅速張開,再將手指往後壓,如此反覆做,直至恢復為止。
<手掌抽筋>:
將兩掌相合手指交叉,然後反轉掌心向外用力伸張;或是用另一手握住抽筋的手掌將手指用
力後彎直至復原為止。
<上臂抽筋>:
握拳然後屈肘,使前臂貼近上臂,再用力伸直,持續此動作直到復原為止。
<足趾抽筋>:
可以用手握住抽筋的足趾,用力往相反方向伸展,或是將抽筋的足趾抵於另一隻腳的足後跟
,然後用足後跟壓迫足趾。
面對抽筋,懂得如何預防還是最重要的,預防的方法包括:
1 運動前應有暖身,並且加強拉筋的動作。
2 水分補充,大量運動前半小時應先喝1000c.c.的水分,並且運動中每15分鐘應補充150
~250c.c.的水,並且補充水分的同時,適當地補充鈉(鹽分)以及電解水,可以使體內
鉀鈉平衡。
3 良好的運動計畫:另外,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久站,晚上睡覺時可將雙腿墊高促進血液
循環,平日也可穿彈性襪來達到預防效果。
補充相關訊息:睡覺時手腳頻抽筋?可試試四物湯加味
相信許多民眾都有抽筋的經驗,尤其最近正值換季,除了日夜溫差大,夜間的溫度也較低,
睡夢中突然抽筋的情況可能也因此增加,影響睡眠品質令人深以為苦,但是許多人經過例行
的血液檢查等,卻大多無明顯異常,找不出原因。
中醫對此症的病因解釋是「血虛不足以濡筋」,也就是說患者的體質在手、腳等容易抽筋的
部位,血液灌輸量低於正常人,就像引擎缺乏機油的潤滑,容易導致運轉不順、手腳關節伸
屈不利,於是引起抽筋,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
因此中醫對手腳容易抽筋的症狀,是以「養血疏經絡」來論治,以「四物湯」加味,大部分
都可獲得改善,以中醫的觀點,持續服用一段時間,藉由中藥處方來改善體質上的弱點,以
後復發的機率自然就會降低。(文/陳榮聰 作者為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nov/17/today-health4.htm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6pzxl4CVQUYLXx8FYAN0G979/article?mid=125788
.分類:生活妙方.居家風水2010/03/25 19:49
.
緊急速解抽筋的方法
.引發抽筋的原因很多,而導致抽筋之真正機轉目前尚無完全的定論。蔡效良指出,最新的研
究發現可能和脊椎的反射路徑有關,認為因為運動過度、電解質失衡或藥物等造成身體疲乏
,使得脊椎反射路徑出現問題而導致肌肉不正常收縮。
在生活中引發抽筋常見的因素包括:
1 電解質不平衡
2 運動過量
3 藥物(例如:高血壓的用藥如利尿劑等也可能引發抽筋)
4 中老年人血管問題也可能導致抽筋,尤其是下肢血管血液循環不佳時,靜脈曲張的患者
,有時還會在夜間發作。
5 脊椎管狹窄
什麼狀況下易抽筋?
運動來說,跑步、騎單車和游泳都是最容易發生抽筋的運動,尤其最近國內掀起單車熱,騎
士們更應注意防範抽筋。以騎單車為例,因為騎單車是腿部的等長運動,若距離突然加長很
多,或是速度過快、在陡坡時堅持騎上去,都可能引發抽筋。蔡效良說,很多騎士平時每天
騎車距離約50公里,但到了每年花東賽時,要一次騎足180公里,很容易因肌肉過度疲乏
而發生抽筋。
這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跑步和游泳時,如果跑步或游泳的距離突然拉長很多,也會發生抽
筋。此外,天氣熱時運動大量流汗,水分補充不足或是未補充電解質也可能發生抽筋;以游
泳來說,若缺乏暖身下水太快,因為溫度的快速改變,也會造成抽筋。通常當身體的體溫和
外界的溫度相差攝氏7度以上,而且突然接觸時,就會發生抽筋。
發生抽筋自解法:
1 發生抽筋時,第一步驟就是馬上停止活動,如繼續運動將會使肌肉造成嚴重損傷。
2 局部冰敷、按摩也可能緩解抽筋。
3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採用電解質片或喝運動飲料都可以緩解抽筋。
4 伸展運動:依照抽筋部位不同,緩解的方法也不同,但原則上都是朝收縮肌肉的相反方
向伸展。
以下是常見7大抽筋好發部位的緩解方法
<小腿抽筋>:
大部分發生在腓腸肌的部位,這時可以用手頂住膝關節,另一手用力拉腳,使腓腸肌盡量
伸直,然後按摩至復原為止。
<大腿前面(股四頭肌)抽筋>:
輕輕用手抓住腳踝,將小腿往後彎曲,使大腿前面抽筋拉直。其實改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蹲下,腳掌著地,像練蛤蟆功一樣,但記住當要站立時,頭要下鉤,弓呈貓背,慢慢站起
來。
<大腿後面抽筋>:
盡量將腿往臉部靠近,如身體住下彎但保持膝關節伸直,使大腿後側能以伸展。
<手指抽筋>:
用力握拳,再迅速張開,再將手指往後壓,如此反覆做,直至恢復為止。
<手掌抽筋>:
將兩掌相合手指交叉,然後反轉掌心向外用力伸張;或是用另一手握住抽筋的手掌將手指用
力後彎直至復原為止。
<上臂抽筋>:
握拳然後屈肘,使前臂貼近上臂,再用力伸直,持續此動作直到復原為止。
<足趾抽筋>:
可以用手握住抽筋的足趾,用力往相反方向伸展,或是將抽筋的足趾抵於另一隻腳的足後跟
,然後用足後跟壓迫足趾。
面對抽筋,懂得如何預防還是最重要的,預防的方法包括:
1 運動前應有暖身,並且加強拉筋的動作。
2 水分補充,大量運動前半小時應先喝1000c.c.的水分,並且運動中每15分鐘應補充150
~250c.c.的水,並且補充水分的同時,適當地補充鈉(鹽分)以及電解水,可以使體內
鉀鈉平衡。
3 良好的運動計畫:另外,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久站,晚上睡覺時可將雙腿墊高促進血液
循環,平日也可穿彈性襪來達到預防效果。
補充相關訊息:睡覺時手腳頻抽筋?可試試四物湯加味
相信許多民眾都有抽筋的經驗,尤其最近正值換季,除了日夜溫差大,夜間的溫度也較低,
睡夢中突然抽筋的情況可能也因此增加,影響睡眠品質令人深以為苦,但是許多人經過例行
的血液檢查等,卻大多無明顯異常,找不出原因。
中醫對此症的病因解釋是「血虛不足以濡筋」,也就是說患者的體質在手、腳等容易抽筋的
部位,血液灌輸量低於正常人,就像引擎缺乏機油的潤滑,容易導致運轉不順、手腳關節伸
屈不利,於是引起抽筋,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
因此中醫對手腳容易抽筋的症狀,是以「養血疏經絡」來論治,以「四物湯」加味,大部分
都可獲得改善,以中醫的觀點,持續服用一段時間,藉由中藥處方來改善體質上的弱點,以
後復發的機率自然就會降低。(文/陳榮聰 作者為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nov/17/today-health4.htm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6pzxl4CVQUYLXx8FYAN0G979/article?mid=125788
2010年4月15日星期四
脸部神经麻痹
一、自我按摩
现介绍沿着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枕额肌额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眼轮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上眼睑闭合障碍。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驰所致。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个别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4、颧肌 颧肌分为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轮匝肌 上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二、表情肌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上述每个动作的训练是针对不同肌群的运动障碍设计的,因此在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时,应针对受累的肌群进行训练,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断受累肌群时,可按上述程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也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现介绍沿着肌肉方向按摩的方法如下:
1、枕额肌额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眼轮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上眼睑闭合障碍。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驰所致。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个别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4、颧肌 颧肌分为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轮匝肌 上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二、表情肌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6、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上述每个动作的训练是针对不同肌群的运动障碍设计的,因此在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时,应针对受累的肌群进行训练,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断受累肌群时,可按上述程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也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订阅:
评论 (Atom)